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

討債新聞|凡客副總稱供應商堵門討債不實 戰略搖擺是誤讀

據經濟之聲報道,幾天來,一條微博讓凡客誠品陷入“欠款門”風波。某電商經理人爆料說:凡客供貨商稱,他們被大量欠賬,如果14日前不結賬,就用過激行為堵門討債。一時間,剛剛因“好聲音”重回公眾視線的凡客,再度陷入資金鏈斷裂的猜測。
  爆料微博說:多位凡客供應商威脅“14日前不結賬,就去凡客跳樓”、“有錢讚助好聲音卻沒錢結賬”等過激言論。結合此前凡客拖欠李寧等供應商大量貨款的傳言,一時間“凡客資金鏈繃緊”的質疑聲再度響起。
  凡客誠品副總裁劉開宇說,由于總部搬遷和內部調整等因素,確實存在部分供應商延遲付款,但資金鏈運營正常,沒有“堵門討債”發生。
  劉開宇:並沒有很多供應商上門要錢,前一段時間是國慶,包括我們部門調整。稍微耽誤了一些時間,國慶後這幾周都在加緊付,很多供應商拿到錢,馬上銷售旺季,想更好合作。
  去年底有市場傳言說凡客現金流緊張。但今年9月,凡客連續發布簽約《中國好聲音》等大動作,久違的凡客體廣告也重現街頭。正在此時,卻曝出供應商討債反目的消息。
  劉開宇:今年年初整個開放第三方平臺後,招商進來幾千家供應商。這段時間我們把第三方做一個梳理,會有一些供應商淘汰。他們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吧,所以看到這個新聞就參與進來了。
  供應商普遍反饋的賬款周期多在三四個月左右。 電商分析師魯振旺認為,綜合多重因素,目前對凡客資金狀況不好定論。
  魯振旺:凡客的確在搬家,現在不好說是出現欠款危機了,現在整個電商的還款周期都在三到六個月,到六個月就很危險了。未來一兩個月可以再看。
  某襯衫品牌運營商陳文軍告訴記者,目前公司約有千萬元在押貨物和應收賬款。但公司從2007年與凡客合作至今,對其品牌和公司運轉效率表示信任。
  陳文軍:欠款跟哪家公司合作都會有。應收賬款總共六七百萬,目前支付了四百多萬。上星期又給我們支付了120多萬,以前合作回款也得三四個月。凡客盤子做得這麼大了,一下子也倒不了吧。
  今年以來,凡客被外界解讀為“戰略搖擺”:年初大量引入第三方品牌資源,意在成為全開放B2C平臺;如今,凡客重拾品牌為主的路線:一面淘汰梳理第三方廠商,一面在品牌造勢上大舉出擊。但劉開宇並不同意凡客在品牌和平臺戰略間“搖擺”的說法。

  劉開宇:一直是在找平衡點,有時電商觀察員們或外界觀點要從表面去總結一些東西,但實際上從用戶角度並沒有什麼變化。兩者一直相輔相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